在重庆,一位学生的家长未能支付大学生家教4100元费用,且至今已过去将近一年仍未付款。7月2日,重庆电视台的《天天630》节目对此事件进行了报道。随后,极目新闻的记者发现,一些网友曝光了该家长的姓名、联系电话以及支付宝账号,并纷纷向其转账一元,同时在留言中对她进行了侮辱。
重庆电视台天天630报道截图
报道指出,小郑系重庆地区的一名女大学生。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压力,她平日里经常通过打工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。在2024年的暑假期间,她通过他人介绍,开始在陈某女士家中担任家教。在这一个多月的教学生涯中,小郑为陈某的女儿授课17次,累计时长达到41小时,家教费用总计为4100元。当补课结束后,陈某表示目前资金周转遇到困难,承诺将在下个月支付剩余的家教费用。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,小郑却依然颗粒无收,她多次拨打陈某的电话,对方仅接听了一次,之后便再无回应,其电话号码也变成了无人接听的空号。即便她亲自前往陈某的住处寻找,依然未能找到他的人影。
7月3日,极目新闻记者留意到,网络上有人曝光了陈某的姓名及联系电话。尽管电话无法接通,但该号码与一个支付宝账户相绑定。一名网友向该账户转去了一分钱,并在留言区恶语相向,要求陈某支付补习费用。该网友随后将转账信息公布于社交平台,引起众多网友关注,有人甚至表示想要效仿。他们纷纷询问陈某的支付宝账户,而该网友则提供了查询方法,建议自行查找。还有网友表示,自己已经找到陈某的支付宝账号,正准备尝试。
网友向陈某转账并辱骂 (视频截图)
极目新闻记者通过陈某提供的手机号码进行查询,确认该号码关联了一个支付宝账户,账户持有人信息与陈某一致。然而,系统提示显示“该账户已有一段时间未进行操作”。当地派出所的工作人员明确指出,他们只能协助双方进行协商,并无权力强制要求陈某偿还债务。若协商无法达成一致,当事人可以采取法律途径,即通过诉讼来解决问题。
湖北好律律师事务所的主任陈亮指出,依据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,若有人频繁散布淫秽、侮辱、恐吓等不良信息,影响他人正常生活秩序,将面临不超过五天的行政拘留或不超过五百元的罚款;若情节更为严重,则拘留期限将延长至五天至十天,并可同时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。鉴于此,若网友频繁在留言中对陈某进行侮辱,其行为可能触犯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,从而面临相应的处罚。
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章节明确指出,个体拥有隐私保护的权利,任何单位或个人均无权通过探查、干扰、揭露或公之于众等手段侵犯他人的隐私;同时,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的规定,个人的信息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。鉴于此,若网友公开披露陈某的联系电话、支付账户等个人资料,则可能触犯隐私权的相关规定。